作者: 评级币

  • 战国·赵·方足布“长子” 【数据】46.729.31.0mm,6.0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战国·赵·方足布“长子” 【数据】46.729.31.0mm,6.0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战国·赵·方足布“长子” 【数据】46.729.31.0mm,6.0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【描述】战国方足布进阶品种,文字高挺,范线规整,铜光犹现,收藏级美品。

    【背景】战国晚期青铜铸币,铸行于赵国,流通于三晋、燕等地,属小型布。“长子”为古地名,春秋属晋,战国属赵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夏,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。”在今山西长子西。

  • 战国·魏·“共”字圜钱【数据】45.8*1.0mm,10.4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战国·魏·“共”字圜钱【数据】45.8*1.0mm,10.4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战国·魏·“共”字圜钱【数据】45.8*1.0mm,10.4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【描述】先秦重要纲目品种,文字高挺,锈色佳,收藏级美品。

    【背景】战国中晚期青铜铸币,铸行于魏国,流通于三晋、两周地区,属一釿圜钱。面文“共”,为古地名,战国属魏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太叔出奔共”,在今河南徽县西。

  • 959年南唐·唐国通宝·篆书折十 【数据】31.3*2.0mm,9.6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959年南唐·唐国通宝·篆书折十 【数据】31.3*2.0mm,9.6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959年南唐·唐国通宝·篆书折十 【数据】31.3*2.0mm,9.6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【描述】南唐名誉品种,中主李璟交泰元年(958年)七月始铸,存世不多。此钱为原状态,文字清晰,锈色一流,极美品!

    【背景】南唐交泰元年(958年)正月,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,周军势如破竹,遂攻占泗、濠、楚等州,唐军一溃千里,淮河水军全军覆没。李璟上表柴荣请划江为界,尽献江北之地、淮南十四州以及鄂州在江北的两县。同时,削去帝号,改称国主,奉周为正朔,用其纪年,时为后周显德五年。

  • 1174年南宋·淳熙元宝·折二篆书背泉 【数据】29.3*1.4mm,6.4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1174年南宋·淳熙元宝·折二篆书背泉 【数据】29.3*1.4mm,6.4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1174年南宋·淳熙元宝·折二篆书背泉 【数据】29.3*1.4mm,6.4g 评级等级 公博评级美88

    【描述】南宋纲目品种,名誉版式,级别较高,钱体为几乎未流通状态,文字清晰,锈色一流,极美品!